首页教师资料幼师资料黄豆宝宝变魔术
六翼天使494

文档

37

关注

0

好评

0
DOC

黄豆宝宝变魔术

阅读 3741 下载 1013 大小 32K 总页数 3 页 2025-02-02 分享
价格:¥ 8.00

热门文档

下载文档
/ 3
全屏查看
黄豆宝宝变魔术
还有 3 页未读 ,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
1、本文档共计 3 页,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,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。
2、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,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,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,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,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(如 [转卖]进行直接盈利或[编辑后售卖]进行间接盈利)。
3、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,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、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!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,付费前请自行鉴别。
4、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,或者侵犯商业秘密、侵犯著作权等,请点击“违规举报”。
黄豆宝宝变魔术(科学)一、活动背景:最近,幼儿园开始喝豆浆了,但经常有小朋友不爱喝,针对这种现象,我就设计了这次教学活动。二、过程实录:1.知道黄豆可以制作豆浆、豆腐、豆腐干等豆制品。2.通过观察比较黄豆的外形特征,提高感知事物的能力。3.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。1.每人一筐干黄豆,一盆湿黄豆,一杯豆浆、一盆豆制品(用牙签插好的黄山豆腐干和卤汁豆腐干),一块毛巾。2.电视机、录象机、豆浆机、电火锅、一大玻璃杯水,一只空玻璃杯,一锅事先煮好的豆浆,抹布、录音机、磁带。3.黄豆宝宝胸饰一只,豆腐、素鸡、百叶、油豆腐、豆腐干实物各一盆。4.小朋友隔天浸泡黄豆。5.参观菜场上的豆制品。1.初步了解黄豆的外形特征。(1)师:(教师头戴黄豆头饰)小朋友,我是黄豆宝宝,我还把我的好朋友都请来了。今天,大家就来和他们一起玩。让我们先来看看黄豆宝宝长什么样子。小朋友可以看一看,摸一摸,捏一捏自己筐里的黄豆宝宝,等会告诉大家。(2)师:“黄豆宝宝是什么颜色的?它是什么形状的?”(3)师:小结:黄豆宝宝是一粒粒黄颜色的圆溜溜的小豆豆。(评析:在组织幼儿玩的过程中,运用多种感宫对黄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,幼儿十分感兴趣,有的说,黄豆宝宝是黄色的,有的说我摸上去黄豆宝宝是圆圆的。)2.观看豆浆的制作过程,知道黄豆可以做成豆浆。师:我们的本领可大了,会变许多魔术,小朋友每天喝的豆浆也是我们变出来的。(1)通过进一步观察比较干湿不同的黄豆的外形特征,发展幼儿感知事物的能力。①师:“做豆浆前首先得把‘我’放在水里泡上一天,所以,小朋友昨天也在自然角把‘我’泡一天,请小朋友每人拿一盒,看看、比比,泡过的‘我’和没泡过的‘我’有什么不一样?你可以把发现告诉旁边的小朋友。②幼儿观察干湿不同的黄豆。③师:“泡过的黄豆和没泡过的黄豆有什么不一样?”(有的幼儿说:“泡过的黄豆大,没泡过的黄豆小。”有的幼儿说:“泡过的黄豆的颜色有点淡,没泡过的黄豆的颜色有点深。”有的幼儿说:“我摸摸泡过的黄豆是软的,没泡过的黄豆是硬的。”)④师:小结:黄豆宝宝只要在水里泡上一天,就会比原来的大一些,软一些,颜色浅些。(2)观察做豆浆的过程,了解制作豆浆的方法。①请小朋友睁大眼睛,看看黄豆宝宝是怎么变成豆浆的?(教师操作,幼儿一起说:“变变变。”)②师:倒出豆浆后提问:“黄豆宝宝呢?它没有了,变成什么了?豆浆是什么颜色的?”③师:“豆浆是生的,还不能吃,应该怎么?”④师:煮豆浆。(评析:引导幼儿运用感宫比较、观察,泡过和没泡过的黄豆的不同,发展了幼儿的观察力,提高了幼儿的感知事物的能力。其次,运用变魔术的口吻,请幼儿观看豆浆的制作过程,幼儿身临其境,具有极大的兴趣,幼儿恨不得马上吃到“变出来”的豆浆,有的幼儿看到老师做出来的豆浆就说:“老师,豆浆能不能吃了呢?”还有的幼儿说:“什么时候能吃豆浆呀?”可见,将幼儿爱吃豆浆的兴致调动起来了。)3.在煮豆浆的同时让幼儿观看录象,了解黄豆还能做成其他的豆制品。①师:“我们黄豆宝宝本领可大了,除了能做豆浆,还能做许多东西呢,现在请小朋友看录象,录象里的东西都是用黄豆宝宝做的,到底是什么呢?请大家睁大眼睛看仔细,等会告诉大家。”(看录象)②师“录象里的东西都是黄豆宝宝做成的,今天它们也来了,哪些东西你是吃过的”(幼儿边讲,边指。)③师:小结:豆腐、百叶、素鸡、豆腐干、油豆腐、都是用黄豆宝宝做出来的。(评析:通过电化手段一看录象,进一步唤起幼儿的回忆,丰富幼儿的认知,知道黄豆还能做出各种豆制品。)4.知道黄豆营养丰富,培养幼儿爱吃豆制品的情感。(1)师:“什么东西这么香?”(2)请小朋友一起品尝用黄豆宝宝做出来的东西。并教育幼儿它们不光味道好,而且还很有营养,是我们的好朋友。(3)听优美的音乐,幼儿吃豆浆、豆腐干、卤汁豆腐干。并提醒幼儿吃好豆腐干后,牙签放在盆子里,擦干净嘴巴。活动延伸:去自然角观察黄豆宝宝的又一个魔术(黄豆发芽)。三、活动评价:豆浆、豆制品,是幼儿园经常要吃的食品,但也常常有小朋友不爱吃豆制品,老师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,注重教学的趣味性,运用拟人化的口吻,用变魔术的方法,来激发孩子的兴趣,教育孩子爱吃豆制品,一点都没有说教的痕迹,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。教师能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,来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,使幼儿在认知、能力和情感
文档评分
    请如实的对该文档进行评分
  • 0
发表评论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