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教师资料幼师资料小三班个案分析:今天我被孩子踢了一脚
丁侦球

文档

49

关注

0

好评

0
DOC

小三班个案分析:今天我被孩子踢了一脚

阅读 2163 下载 1061 大小 27.5K 总页数 3 页 2025-01-30 分享
价格:¥ 8.00

热门文档

下载文档
/ 3
全屏查看
小三班个案分析:今天我被孩子踢了一脚
还有 3 页未读 ,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
1、本文档共计 3 页,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,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。
2、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,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,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,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,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(如 [转卖]进行直接盈利或[编辑后售卖]进行间接盈利)。
3、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,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、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!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,付费前请自行鉴别。
4、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,或者侵犯商业秘密、侵犯著作权等,请点击“违规举报”。
今天早上,小三班的王老师带着孩子“开火车”出来做操,我看见小小突然离开队伍跑到小花坛边,伸手在开放的一朵月季花上摘下了一片花瓣。我立即来到小小跟前抱住了小小,其实我并不是要批评小小,只是想跟他交流一下。没想到还没等我开口,小小扔掉手里的花瓣,绷着脸、怒目圆睁,发起了脾气,什么都不说,只是发出愤怒的“哼”、“哼”声,从我手中挣脱掉,跑到班级的队伍里。我一下子笑了:这个孩子,已经认识到自己摘花的行为是错误的,可是知道做错了也不能这样发脾气啊。我早就听他班上的老师说,小小是一个特别有个性、特别倔强、特别爱发脾气,还是个只能夸不能批评的孩子。老师分析小小的这些个性跟家长对孩子的溺爱有关。确实是这样,有一天早上,我亲眼看到:小小的奶奶送小小来到班上,当老师跟小小的奶奶交流小小的《个体成长档案》带回家被小小画的乱七八糟的事情时,小小的奶奶当着小小的面,马上对老师说:“不是小小画的呀,老师千万不要批评小小啊,是奶奶画的。”小小奶奶又拉着小小的手说:“不是我们小小画的,我们小小是好孩子,是奶奶不好,都是奶奶不好。老师不会批评小小的,老师要批评就批评奶奶吧!”我和老师都叹着气、摇着头:维护孩子也不能当着孩子的面撒谎啊!老师每次跟小小的家长交流小小的表现,想跟家长达成教育的共识时,每次都以失败告终。小小做完操,我来到小小跟前,努力的试探着想接近小小,想跟小小能进行好的沟通。小小一看我又开始发脾气了,这次脾气发得比上一次更厉害,脸使劲憋着,眼泪都要出来了,双手叉着腰,一边跺着脚嘴里一边发出愤怒的“哼”“哼”的声音。我依然笑着说:“小小,徐老师跟你说说话好不好?”小小一下子哭出来了,对着我就踢了一脚。挨了一个三岁多的孩子的一脚,我不觉得有丝毫的怨气。我只是担忧:这样的孩子如果一直在这样的家庭教育中长大,如果教师和家长都任由孩子的个性和性格如此发展,孩子的将来会怎样呢?家园共育中教师究竟怎样与家长达成教育的共识呢?面对家长对孩子过度的溺爱,教师应采取怎样的策略改变家长的错误观念呢?我反思:我今天的做法是不是也太性急了。对这样的孩子,我是不是不应该直截了当。是不是应该找一个合适的时机,比如在孩子喜欢我的时候,孩子高兴的时候,我再悄悄地跟孩子交流,说不定会有效呢!即使家长工作做不通,教师也不能放弃对孩子的教育啊?俗话说“不打不成交”,这一脚踢得我有了“今后多多跟小小接触”的想法。刘宇浩,男,3岁,在一日活动中,很多事情他明明都会做,而且还做的很好,可他却偏不自信的说:“我不会。”有例为证:晨间活动时,玩手绢。他从拿到手绢那刻开始,嘴里就一直不停的说着:“我不会,我不想玩…”我走过去,想引导他折个电话,折个手表,刚走过去,便见他折了个“长方形火车”在桌子上挪来挪去,嘴里还小声说着:“火车快跑。”我说:“哇,折的火车好漂亮,跑的好快啊!”他听到了我的声音,表情变得很慌张,立马团起手绢,说:“我不会,我不想玩!”我说:“刚你就折的很好呀,我都不会折火车呢,你好厉害,教教沫羽她们吧?”他怯怯的说:“我不会,我不想玩!”说完趴在了桌子上。我走开了,但眼睛一直关注着他,只见他悄悄的趴在他的领域,将手绢在那个小范围里折来折去,嘴里还念念有词,可是我一走近他,他便赶忙收起手绢,说:“我不会。”教育活动时,唱《大西瓜》。他跟老师清唱时,明显能听到他的声音,唱的好听又正确。可让他单独起来唱给小朋友听时,他却立马低下了头,双手交缠着,怯怯的说:“我不会。”我鼓励他,说我们一起唱,可他仍旧说:“我不会,我不想唱。”我大声唱着,他也没有跟着唱。我让他回座位,眼睛假装不看他,不关注他,跟小朋友一起唱着,他便也偷偷的唱了起来。我眼睛一看到他,他就立马停下。户外活动时,也是这样,玩“毛毛虫,爬呀爬”,他说:“我不会,我不想玩。”我教他,爬着爬着给他做示范,他看也不看,离我远远地,很抗拒学,我没有再理他,只是在远方观望着他,然后便见他偷偷的在地上爬呀爬,爬呀爬,还学毛毛虫一样,扭动着身体。我叫他过来一起玩,他立马站起来说:“我不会,我不想玩!”还有一次,玩“赶小猪”,也是这样,嘴里一直说着:“我不会,我不会,我不想玩…”教他,他也不看,甚至还捂上了眼睛,还一直往后退,我不理他了,他便偷偷模仿着推小猪的动作,一趟又一趟的沿着墙边走。我给他送过去一个“小猪”,他立马停下,说:“我不会,我不想玩!”像这样明明自己会,却说不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。玩插塑,明明会插出各种造型,却说:“我不会。”穿珠子,明明自己会穿,却说:“我不会。”剥鸡蛋,明明自己会剥,却说:“我不会。”盖被子,明明自己会盖,却说:“我不会。”《指南》社会领域提出了一条目标:具有自尊、自信、自主的表现。刘宇浩有些事情明明自己会做,可他却说不会,老师一关注,他更胆怯,会也说不会。有些不会的老师教他,他也不愿意学,其实他已经学会,只是不敢当着老师的面儿表现出来。这是不自信的一种表现。针对这种情况,我采取了以下措施:1、放大优点,提高自信。对他日常生活中好的行为表现多肯定和表扬,比如夸他小手能干,会折火车,会穿珠子,还会画出漂亮的果串等,让他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。2、“亮”出他的长处,让他帮我做一些事情,比如摆个杯子,发个盘子,发个勺子等,再比如“亮”出他漂亮的画,“亮”出他插的各种造型等,当着所有孩子的面儿发自内心的夸夸他。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信任,让他感受到他自己有这个能力,让他感受到其他孩子的羡慕,从而变得自信。3、家园共育。让家长也时常对他说说他的优异之处,为他创造“出头露面”的机会。事先与家长商量,在家为他准备一个小节目,或者手指游戏,或者唱歌跳舞,或者模特步或者表情秀…让他有备而来,然后我在班里让他单独展示,这样,多次实践下来,帮助他克服胆怯,展现自信。经过了近半个月的努力,现在的他,克服了一点点胆怯,有了一点点勇敢。现在,让他单独上前来唱歌时,虽下意识会说:“我不会。”但在老师鼓励下,也会轻声说:“好。”会扭扭捏捏的走上前来,小声的唱。现在,玩“毛毛虫,爬呀爬”时,虽嘴上说:“我不会,我不想玩。”但在老师多次邀请后,会跃跃欲试,虽然爬的小心翼翼,一会儿一抬头一看老师,然后停下来,再然后,老师一个鼓励的眼神,他也会继续往前爬。比起之前,真的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。以后我还会继续关注他,继续努力,只希望他越来越自信。
文档评分
    请如实的对该文档进行评分
  • 0
发表评论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