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教师资料幼师资料教育案例分析:帮助孩子建立自信
群主713

文档

32

关注

0

好评

0
DOC

教育案例分析:帮助孩子建立自信

阅读 3234 下载 663 大小 24.5K 总页数 2 页 2025-01-30 分享
价格:¥ 8.00

热门文档

下载文档
/ 2
全屏查看
教育案例分析:帮助孩子建立自信
还有 2 页未读 ,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
1、本文档共计 2 页,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,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。
2、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,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,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,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,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(如 [转卖]进行直接盈利或[编辑后售卖]进行间接盈利)。
3、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,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、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!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,付费前请自行鉴别。
4、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,或者侵犯商业秘密、侵犯著作权等,请点击“违规举报”。
恒恒是个内向敏感的孩子。很多时间他都很少与其他幼儿交往,自由活动的时候他最喜欢一个人拿着拼图躲到一个角落拼搭。这些行为与他入园前没有与外界接触交往有关。美术课上,其他幼儿都开始作画,只有他还坐在位置上面对着一张白纸发呆,老师问:“你为什么不画?”,恒恒回答:“我不会”,“那么你先画个圆吧!”“我不会”“那我教你吧!”于是,老师又教了一遍,之后他还是不肯动笔,这次他的回答是“我怕画错”。晚上我把这件事跟他的爸爸进行了交流,爸爸的答案是“他会画”数学课上,老师请幼儿把看到的物体个数用圆圈表示出来,其他幼儿都开始动手画了,但是他却迟迟不肯动手,问“为什么不做”,答“我不会”,于是老师又教了一遍,恒还是不肯动手,这次的回答是“我怕做错”这样的案例在生活中有很多,对于孩子对自己的不自信的行为,我跟恒恒的家长进行了简答的交流,希望通过我的一些方法,对孩子的不自信行为有所帮助。首先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。从小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都是以包办代替为主,生怕孩子做不好,这样的做法直接导致孩子依赖心理。连动手的机会都没有,更别说自信了。其次要耐心引导和帮助。在鼓励孩子自己做事情以后,遇到他们有困难的时候家长能耐心引导,但不是替代他去做。对于孩子的细微进步,家长要表扬和鼓励,并且充分利用各种途径,使孩子更多地获得成功,积累积极的情感体验,从中认识自己的长处,相信自己的能力,树立自信。最后父母的榜样作用。父母对孩子的榜样作用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。父母应具有自信乐观、勇于面对现实、怯惴的性格,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,树立自信心。下一篇:幼儿园案例分析:想清楚了再说相关推荐中班区域活动案例分析与反思小班案例分析:咬人事件幼儿园案例:一个不合群的孩子中班语言活动《甜蜜的家》教学案例分析学习日志一一吃饭的故事中班案例:孩子喜欢告状大班案例分析:不情愿的道歉案例:如何看待不善交往的孩子大班音乐活动《雨点沙沙》案例分析老师如何介入幼儿游戏案例:又到宝贝乐园(区域活动)时间了,温馨小屋(娃娃家)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区域之一。今天进温馨小屋的小朋友有汪星怡、徐一邹、杨文涛、蒋明辉、陆敏彦和汪梦怡。大家一进区域就开始分工带上胸饰扮演起各种角色。汪梦怡扮演奶奶把饺子放在锅里,正在煤气上烧呢。汪星怡做妈妈,左手抱着一个娃娃,右手拿着梳子,正在给宝宝打扮。徐一邹说:“我上班来不急了,不吃饭了。”汪星怡说:“好的,爸爸你早点回来。”这时,我看到扮演哥哥的蒋明辉和扮演爷爷的杨文涛动手能力比较弱,他俩在玩的时候显然没有其他孩子熟练,有时显的手足无措,有时又在拿着玩具乱敲,这里转转,那里看看,不知做什么好。分析与反思:小班的孩子爱模仿,已经具有了初步的主体意识,他们渴望像成人那样参加各种活动,他们会在假想的情景下反映真实生活,而“温馨小屋”又比较接近孩子们的实际生活,所以,大家都很喜欢玩。但是每次进去总是会发现孩子们玩的水平都是不高的,有时候就是简单的摆弄,没有什么社会的交往,这时我们老师
文档评分
    请如实的对该文档进行评分
  • 0
发表评论
返回顶部